原标题:亲,你有多久没接打电话了
作者:马虹玫
对当下的新新人来说,打电话是一种模式复杂的互动。
在手提电话还被称为“大哥大”的年月,彼时的土豪们,往往来电铃声响起时,并不急于马上接电话,而是故意让铃声响一会,直到周围人侧目,才心满意足地接通。那时候,拥有手提电话是一件让大众羡慕不已的事。
不过30来年,手机成为大众消费品。人不离机,机不离手,手机仿佛已进化为人体器官,然而人们却越来越不喜欢、不善于、不乐意接打电话了。网络社交兴起,通过添加好友,围观TA的朋友圈和视频号,可以让人们更容易走近陌生人的生活。
美国一个研究数据表明,2011年人均每天会接到12个或以上的电话,而到了2015年,据说这个数字已经下降到6个或以下。进入2020年,除了快递小哥和商家客服,以及疑似的电信诈骗来电等被动型接收的来电,能够让人们主动并且乐意接听的电话,日渐稀少。只要愿意,你可以将所有网络交流的提示音设置为免打扰模式,便可安然做一回“安静的美男子美女子”静默独处。
2000年后,电话营销兴旺发达,翻看那时候的招聘单,总会发现不少单位有“电话专员”这个职位的大量需求。马云创业初期,他的中国大黄页的业务,主要依靠电话营销获得。
“电话”其实是一个非常私人的东西。当然,这不过是近二三十年来人们的共识。“打电话”这个行为,意味着打断双方正在做的事情。需要彼此立刻从眼下场景抽身而将注意力放在通话上,“通话内”这段时间,自己主动或被动地完全交给了对方。靠语音交流的打电话模式,既不能在短时间内获取大量信息,也不能像微信聊天一样,可以与更多人同步交流。有人认为,未经预约的来电,是一种对私人领地赤裸裸的干扰。
平时大多用微信文字交流的朋友,突然打来电话或者拨打微信语音;某位久不联系的远亲,突然毫无征兆地打来电话,看着那闪烁着的来电号码,电话这头的你我,难免猜测——对方是不是出什么事了,对方是不是“有求于你”。还没通话呢,接电话的这位,已经背负了不小压力。与其说是电话内容产生的困扰,不如说是电话这种形式,让人背负了压力。
但凡事总会物极必反。电话营销虽然式微日久,商家客服也多用文字交流,可是遇到需要客服出面解决的纠纷,很多情况下用文字难以说清楚来龙去脉。这时候,多么盼望商家能够留个电话,让你三下五除二拨通它,并且三言两语就能说清楚用文字起码需要半小时的来龙去脉。文字交流给了双方缓冲的空间,但客户并不需要。客户需要客服快速地给出回应。只有电话交流才能带来这种立刻和马上的时效性,此时,人们发现电话交流的必要性和可爱之处——起码面对的是活生生的人,而不是一个客服机器人。
对当下的新新人来说,打电话是一种模式复杂的互动。微信文字可以深思熟虑字斟句酌,即便发出后觉得懊恼的不应该的话,一分钟内撤回它,假装发错信息,也可以假装对方没有看见。即便有什么令人尴尬无法接茬的交流,咱们不是还有万能的表情包么。它们可以填充语言的苍白,准确表达难以名状的心理状态,还能巧妙化解那些无法接下去的话茬,或者回应那些没人应答的终结者话题……当人或人的观点,被形形色色的表情包所描述所概括,电话带来的压力感骤然减少,大不了删了对方,或关闭朋友圈便罢了。一旦删除对方,对方就可以从你的世界消失。
从前,我家的高频通话者是孩子的爷爷。他的老人机被设计为贴心的语音提示——如果来电者是通讯录中的某位,就会提示为某某来电。如果是陌生号码,则直接读出来电号码。这两年,孩子爷爷装备上了微信,从前那种带着鲜明特色的为了接通电话的语音播报,就很少响起。他和他的老同学老同事们,如今也和大部分年轻人一样,在微信上你来我往,围观朋友圈,互致祝福了。
(作者系深圳作家)